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6期
编号:13195423
BC-5500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分类的可信性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25日 徐金花 黄宇辉 黄日皎 肖艳辉 宫娜娜
第1页

    参见附件。

     由表2 可知:无论普通体检组还是患者组,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仪器分析与手工镜检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且相关性非常显著(r= 0.916)。患者组仪器法伴有不同提示的, 镜检分类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体检组和普通患者组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仪器分类与镜检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 但相关性差(r=0.533), 可能是人工镜检计数200 个细胞与仪器分析几千个细胞相比误差较大,镜检结果大都低于仪器分析结果, 与有的报道结果相符[2] 。确诊的血液病患者组出现了两种情况,第一种即确诊的血液病患者1组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仪器分类与镜检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 但相关性差(r= 0.514),而第二种即确诊的血液病患者2 仪器甚至出现了不分类情况。这有可能因本组标本有未成熟粒细胞, 原始细胞、有核红细胞、异常淋巴细胞、核左移等给仪器辨别带来困难,而手工法不但可具体分类出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 还可检出白细胞形态异常, 如分叶过多 中毒颗粒和空泡变性及白血病细胞或肿瘤细胞。可见, 在血细胞分析仪应用中, 特别是对有警告信号、异常参数、无分类结果的标本以及某些专科患者(如血液科)的标本, 均应进行手工镜检分类, 以弥补仪器分类的不足, 工作中还应该结合临床诊断, 多方面把握好分类复片的尺度, 以免漏检和误诊。

    综上所述,BC-5500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的分类情况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足以满足临床的基本需要。当然,作为一种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方法只能作为一种过筛手段进行初检[3], 对于血液中各种细胞的多形态, 多变化的特点, 仪器的识别能力不如人工显微镜检查准确。在使用全自动分析仪时一定要注意, 先进的仪器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分类, 当血细胞数量、比例、分布图、散点图有异常时[4], 应该做血涂片人工镜检, 以免漏诊异常形态细胞和血液系统疾病。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36.

    [2] 唐沪强, 许凯声, 扬律.STKS 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结果评价.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999, 14(2):82.

    [3] 沈慧 林筠 血细胞分析仪分类白细胞与人工分类的比较.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5, 5(8):800-801.

    [4] 常玉荣, 石峻, 殷华, 等.血细胞形态学观察对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意义.检验医学, 2007, 22(1):78-80.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